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详情页

在缝隙窥见阳光 于苦难雕琢人生


来源: 作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[2024年04月28日]
分享至: 打印 大  中 

  《我与地坛》节选,在当时的语文课本里显得格外长,在还没尝过人生苦楚的成长伊始,我读不懂他的苦难灵魂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再读《我与地坛》,竟生出一种“后劲太大”的感触。

  地坛,是观照世界的“导师”

  史铁生与地坛相守了15年。彼时的地坛,不过是一座荒芜冷落的园子,却“把一切都准备好了”,等待一个失魂落魄的人走进……史铁生说与地坛的相遇是在“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”,那初见便是沧桑,剥蚀了琉璃、淡褪了朱红,坍圮了高墙、散落了玉砌雕栏。于地坛,轮椅上的他只是方寸之间;于史铁生,这地坛却饱含着世间万物。在地坛,他看到“落日寂静的光辉”,他听见“满园子的窸窸窣窣”,他闻到“熨帖而微苦的味道”。他经历了,这园中四季的声响、四季的景物、四季的心绪以及四季的梦……在这里,地坛是一座港湾,他躲在那里,安静下来,清醒过来,思考、回顾、展望,找到方向。地坛是他倾诉的对象,依恋的对象;地坛包容承载了史铁生所有的幸与不幸。他哭,他怨,他呼喊,地坛都默默地听着;他笑,他痴,他欣慰,地坛也安静地陪着。

  地坛,是救赎和解的“母爱”

  《我与地坛》中,直戳心窝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,自从他失去双腿后,情绪变得喜怒无常,母亲日夜操劳、陪伴左右,可她自己也患有疾病,每日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。在他简单质朴的描述中,一位为了儿子殚精竭虑母亲的形象具象在眼前,她细腻而深沉、安静而包容、隐忍而坚毅,母爱的深沉在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。谈及母亲的离开,他写道,“她心里太苦了,上帝看她受不住了,就召她回去。”往事,有时真的最怕回味。当史铁生回首过去,当他的车辙印与母亲的脚印重合,他终于看到母亲脚印背后的担忧、挂念,发现母亲也在痛着自己的痛,觉察到母亲那份小心翼翼的爱。往后的岁月里,每每回想起人生最艰难的时候,是他的害羞与倔强,更是母亲的陪伴与安慰,可这也成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释怀的“来不及”。

  地坛,是疗愈苦难的“地坛”

  人生不如意,十之八九。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,读罢《我与地坛》,便会释然。在“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”,严重肾病又雪上加霜,他的怒吼、咆哮却又无奈,让我明白“就命运而言,休论公道”。而他将命运带来痛苦,全部转化成对生活的热爱,在地坛的救赎中,他写下“先别去死,再试着活一活看”,每一段文字,都带我跟他走向了地坛深处,静静地感受着他的悲痛与挣扎、他的顽强与坚韧。于是他说:在悬崖的边缘坐下,看流岚雾霭,唱支歌给你听。而我也随之豁然释怀,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,也都有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。当你身心俱疲、迷途绝望之时,试着去寻找一个能接纳和安放自己的“地坛”,看看史铁生与命运搏斗的顽强,与痛苦共生的豁达,便能从中学会释然、学会成长。不画地为牢,不辜负至亲,不逃避现实,将苦难当作我们的铠甲,助我们披荆斩棘。

  史铁生说:“我已不在地坛,地坛在我。”

  是,此刻,你我都不在地坛;但,此刻,地坛在你,在我……